墙体砖的发光原理主要基于两类技术:被动蓄光型发光和主动光源型发光,两者通过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机制实现发光效果。
一、被动蓄光型发光原理
这类墙体砖的是含有长余辉发光材料(如铝酸锶铕、硫化锌等)。这些材料中的稀土元素或金属离子在吸收自然光或人工光源(如紫外线、可见光)后,其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并储存能量。当外界光照停止后,电子缓慢返回基态,通过光致发光过程释放能量,发出可见光。例如,铝酸锶铕(SrAl₂O₄:Eu²⁺)在白天吸收光能后,可在黑暗中持续发光数小时至十余小时,发光颜色多为黄绿或蓝绿色。这种发光方式无需外部能源,但亮度和持续时间受材料特性及初始光照强度影响。
二、主动光源型发光原理
此类砖体通过内置人工光源实现可控发光,常见技术包括:
1. LED集成技术:在砖体内部嵌入LED灯珠,通过电路连接外部电源,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。LED的发光基于半导体PN结的电子-空穴复合过程,可控制颜色(如RGB调色)、亮度和闪烁模式。
2. 光纤导光技术:利用侧面发光光纤或导光材料将外部光源(如投影仪)的光线导入砖体内部,通过全反射原理使光线从砖体表面均匀散射,形成柔和发光效果。此类设计可隐藏光源设备,提升美观性。
三、混合技术与应用拓展
现代发光砖常结合太阳能储能与智能控制技术。例如,白天通过光伏涂层储存电能,夜间驱动LED发光;或通过光敏传感器、定时模块实现自动启闭。部分产品还可通过编程实现动态图案或交互式照明,适用于建筑装饰、安全标识及艺术装置领域。
两类技术各有优势:蓄光型环保节能但亮度有限;主动光源型亮度高且可控性强,但需能源支持。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场景需求进行选择或组合使用。

上一条:墙体砖的防静电性能有什么用?
下一条:没有了